7月10日至17日,酷爱成人网视频
红色“印记”精神传承小队赴湖南长沙红色基地学习,深化红色教育,感受时代变迁。在这期间走过橘子洲,穿过毛泽东与第一师范旧址,驻足新民学会旧址等七处红色基地,感受革命者奋斗的精神,认识到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。
橘子洲头,思绪万千
橘子洲曾出现在毛泽东的诗词《沁园春·长沙》中,这里绿意盎然,道路两旁的句子树枝繁叶茂。橘子洲头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尊宏伟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,站在雕塑下,队员们思绪万千,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,青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心怀壮志,以天下为己任,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懈奋斗,“激扬文字,挥斥方遒”。这尊雕像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,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,激励着每一个青年。

青年毛泽东雕像 (郑皓天摄)
理想路上,漫漫修远
湖南省第一师范旧址内存留着毛泽东及其他学子的学习印记,队员们走进第八班寝室,想起毛泽东在寝室里倡导“三不谈”,即不谈金钱,不谈家庭琐事,不谈男女问题,对革命先辈们更加崇敬。

实践队员参观学习 (程泽鸣摄)

第八班寝室 (李雪摄)
毛泽东在第一师范的岁月,不仅是知识的积累,更是思想的蜕变与信念的铸就。他在老师们如杨昌济、徐特立的教导下,在与蔡和森、何叔衡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交流中,不断探索救过救民之路。

毛泽东在第一师范的笔记 (程泽鸣摄)

毛泽东撰写的学友会文告 (郑皓天摄)
驻足旧址,触动心灵
1918年一群胸怀家国的青年在新民学会旧址相聚,以“革新学术,砥砺品行,改良人心风俗”为宗旨,点燃了救亡图存的思想火炬。

一群青年在讨论新民学会成立事宜 (程泽鸣摄)

《西行漫记》复印件 (程泽鸣摄)

展品:湘江的怒吼 (郑皓天摄)
酷爱成人网
水产养殖学2305班程泽鸣在新民学会旧址久久伫立,看着那个时代的那一群人在艰苦环境下拟定成立学会的公告,更加了解了革命的不易以及我们青年的担当。

伫立旧址 (李雪摄)